AI 搜尋的浪潮來得比想像中快,大家找答案的方式已經悄悄改變。過去我們習慣在 Google 上輸入關鍵字,一頁頁翻找想要的資訊;但現在,用 ChatGPT、Google Gemini 這類 AI 工具,只要問一句,就能直接得到答案。結果是,越來越少人會再點進傳統網站,很多企業也因此感受到流量下滑、品牌曝光度不如以往。
這代表著,只靠傳統 SEO 排名的思維,已經不再夠用了。想要在這股改變中站穩腳步,企業必須把重心放在「數位資產化」,也就是打造能夠被長期搜尋到、被 AI 引用的內容。透過完整的內容佈局,搶先卡位在 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,生成式搜尋優化)的黃金位置,品牌才能在 AI 搜尋時代真正被看見,建立屬於自己的權威。
從傳統SEO到AI搜尋:思維的轉變
傳統 SEO 著重於關鍵字堆疊與反向連結,核心目標是「讓搜尋引擎找到你的網頁」。然而 AI 搜尋演算法更強調「語義理解」與「內容價值」,它不再只看誰的關鍵字最多,而是判斷哪個內容最能回應用戶需求。
在這之前,要清楚知道,AI 搜尋的本質在於「引用可信且具權威的內容」。也就是說,品牌必須創造能被 AI 長期收錄與多次引用的內容資產,否則在生成式搜尋的結果中將逐漸被邊緣化。
AI不是威脅,而是建立品牌護城河的利器
許多企業對 AI 搜尋的快速崛起抱持憂慮,擔心網站流量下滑、點擊率下降,甚至被 AI 內容取代。事實上 AI 並非威脅,反而是一種放大器。當品牌能提供持續、高品質且被驗證過的內容,AI 就會將其納入「知識圖譜」並不斷引用,這將使品牌在產業中形成難以複製的護城河。
換言之,越早開始數位資產化與 GEO 佈局的企業,就能越快在新一波競爭中搶占領先位置。
3 大核心要點,幫助品牌建立數位資產化策略
過去做行銷,很多企業都把重點放在「單點式操作」,例如拼命想把網站關鍵字排上 Google 第一頁。但在 AI 搜尋時代,遊戲規則完全改變了。現在決定輸贏的,不是單純的排名,而是你的內容能不能被 AI 認可、被引用。
「與其一直追著排名跑,不如打造出品牌的數位資產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企業的品牌故事、專業經驗、媒體專訪、影音素材等等,整理成能被長期搜尋到、長期引用的內容。這些內容不只是放在一個網站,而是透過 AI 工具,把文字、影音、圖片、口碑等不同型態散佈到各種平台,讓品牌在網路上留下更多可被找到的「數位足跡」。而這套做法,可以整理成以下三大核心要點:
-
數位資產化:把品牌能代表價值的素材都整理成可被檢索、長期保存的內容,並且針對特定受眾與需求做細分,累積品牌的「內容護城河」。
-
多型態佈局:不再只依賴一個網站,而是同時在不同平台與媒體上,用文字、影音、圖像、口碑等方式全面曝光。
-
GEO生成式搜尋優化:調整內容結構與關鍵字策略,讓 AI 在回答問題時,優先選擇引用你的內容,逐步建立所謂的「語意主權」。
簡單來說,這不只是 SEO 的升級版,而是一場全面的佈局戰。能不能在 AI 搜尋時代被看見,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把內容變成「可累積的數位資產」,而不是一次性的行銷操作。你的內容如果夠完整、夠權威,就有更高機會被 AI 引用,等於是替品牌佔下「議題位置」,讓你在 AI 搜尋結果裡被看見。
洞察市場需求,打造品牌長期優勢
AI 工具讓內容製作的門檻不斷下降,但未來真正的競爭不在於技術,而在於 對市場需求的洞察力與完整的商業模式。品牌唯有將數位資產化與 AI 技術結合,才能在生成式搜尋的時代中被持續引用,進而建立不可取代的長期優勢。
而朱韋縉的這套策略,不僅讓企業能突破流量瓶頸,更幫助品牌在 AI 搜尋結果中佔據話語權。對於希望在新時代保持領先的企業而言,「數位資產化」將是決勝關鍵。